武汉到长沙物流-武汉物流园区打造物流强园之梦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3月2日,武汉经济开发区正式跻身“国家队”,作为开发区“七园一区”中县级园区,武汉物流园区承担起物流园区和综合保税物流区的双重建设任务。4月12日,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吹响进军“物流强市”的号角,给作为重要载体的武汉物流园区实现“物流强园”之梦送来及时好雨,打开广阔的上升空间。
机遇呼唤责任,机遇越大,责任越重。
“谋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我们将借好东风,紧扣跨越赶超脉搏,努力实现强园之梦,为建设开发区增光添彩。”武汉物流园区管委会主任兼北城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商同顺告诉记者。
借势
能否抓住机遇,决定了一个地方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武汉到长沙物流借全市及开发区大力发展物流之势,武汉物流园区牢牢抓住国家将武汉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打造山东西部新的经济隆起带的机遇,东融西借,谋求跨越赶超。
——认真研究开发区、中原经济区政策,寻找、筛选优势产业,瞄准科技含量高、带动效益好、税收贡献大的项目,找好着力点,找准切入点,争取上级部门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快项目落地,加速项目建设,加大项目效益。
——进一步融入省会城市经济圈、拉近沟通距离,与济南、青岛、烟台等发达先进地区形成“同城效应”,搞好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对接,推动武汉经济发展,打造武汉成为商贸物流中心城市。
——主动与中原经济区的广阔经济腹地加强沟通,对接西部能源资源,利用东部资源,加强与全国知名物流企业间的合作交流,积极学习先进经验,认真分析发展优势,做大做强物流业,实现武汉“物流强市”目标。
造势
机遇提供发展的可能,但能否由可能变为现实,根本还在于抓住机遇的双手。武汉物流园区做到积极作为、主动作为、有所作为,以创新推开机遇的大门。
——物流园区管委会和北城街道继续发挥合力优势,坚持一周一调度、两周一观摩的督导机制。建立不定期查岗,每月一总结,一季度一考核的调度机制;完善机关管理制度,建立考勤登记、用车登记、文件存档、通知记录、公章使用等一系列工作用表;统一规范着装,展现开发区人的精神面貌。
——坚持做到思想上一步,行动上快人一拍,目标上高出一档,举措上超出一筹,锻造一支“能打善战”的队伍。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和警示教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强力执行清正廉洁的各项要求和规定,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
——实现软环境不软,硬环境更硬。尤其针对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龙头打造”工程--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明年的试运营工作,加快做好基础设施的后续完善工作,为项目的顺利运营打下坚实基础。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审批环节,采取“一站式”“保姆式”服务,确保“在谈项目加速落地、落地项目尽快开花、开花项目早日结果”。
乘势
武汉到长沙物流借势需要眼光,造势需要有为,乘势需要激情。
武汉物流园区坚持“项目每天有进展,小进展即是未发展”的建设理念,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做好机制推进、政策推进、调度推进、服务推进等工作,真正展现物流园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总投资100亿元的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项目在确保去年开工的150万平方米完成配套建设的基础上,做好村庄拆迁及安置工作,再开工建设140万平方米。加快总投资2.6亿元的人久久现代医药物流项目与香港华润医药集团的合作进度,二期工程4月底竣工。总投资5600万元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项目年底前投入使用。总投资3亿元的金羊重卡 物流项目维修车间、销售展厅年底投入使用。总投资3.5亿元的大运万里国际汽配物流中心项目年底前完成一期主体。
招商引资是园区腾飞的源泉与动力。园区整合招商资源,拓展招商渠道,细化招商服务,加快招商转型,加强对外合作,充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大气魄谋划大项目,以大招商吸引好项目。目前园区在谈项目5个,总投资15.25亿元。
武汉到长沙物流-武汉物流园区打造物流强园之梦